序号
|
主要工作任务
|
进展情况
|
牵头科室
|
21
|
加快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5%以上。
|
1.开展培训指导。市科技局召开4次培训会议,对县区科技局长、分管局长、业务负责人,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研发投入归集培训。2.建强指导专班。市县科技部门共选聘8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研发投入归集工作,着力解决县区科技力量不够、专业性不强问题。3.开展走访调研。市科技局按照“大中型企业一个不漏、小型企业力争清零”的思路,开展“走访百家企业、培训百名人员、梳理千个项目”活动,目前,已实地调研企业95家,培训指导企业科技人员370人。4.加强归集填报。2025年1月20日—3月10日,开展了2024年度我市研发经费投入归集工作。
|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
|
22
|
推动创新主体增量,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300家。
|
1.3月12日下发《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通知》,组织督促县区建立科技、财政、税务部门联动机制,开展三年高企培育库更新,开展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第一批推荐申报76家,第二批预计申报企业50家。 2.科技型中小企业已于6月30日开网,正在组织首批企业申报。
|
产业创新科
|
23
|
推动创新平台强基,谋划建设市科技创新中心,培育省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研究院,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5家。
|
1.科技局会同安徽中医药大学、市城建集团等赴湖南易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考察交流,并就谋划建设市科技创新中心合作事宜进行座谈交流。4月8日,湖南易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来亳考察,并进行座谈交流。2.2月20日,已完成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需求征集上报推荐工作,择优向省厅推荐5个。3.5月23日,推荐安徽润安信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亳州兴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确认2025年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待省厅复核确认。4.5月23日,推荐安徽润安信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亳州兴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确认2025年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待省厅复核确认。
|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
|
24
|
推动创新生态提质,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不少于50项,吸纳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以上。
|
1.经企业申报、县区科技部门审核推荐、专家评审、实地核查、会议研究通过,拟推荐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1家众创空间备案省众创空间。2.积极做好技术合同登记工作,截至6月26日,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速1.13%。3.组织征集2025年省科技创新攻坚技术方向19个,凝练推荐“多模态AI驱动的中药全产业链数智化关键技术及数智化服务平台研发”等技术方向3个、攻关任务14个;征集凝练中医药领域技术难题21项,经专家论证,初步形成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指南12项;推荐8家企业申报2025年“同心科创工程”项目。
|
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科技资源统筹科
|
30
|
竞逐未来产业,加快生命科学、通用智能、先进材料、低碳能源、空天信息、未来网络等产业发展。
|
1.3月21日印发《亳州市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技术突破为动力、以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构建“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化-产业集群”的未来产业培育链条,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2.6月11日,推荐10家企业申报2025年未来产业省级标杆应用场景和商业化应用解决方案。3.制定《亳州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市“4+6+6”产业布局,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科产融合为核心,以生态构建为支撑,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软硬件产品企业引育,以产业人工智能化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化,全面提升我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产业创新科/科技人才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