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亳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24年,市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赋能“六一战略”部署和“4+6+6”产业发展需求,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为抓手,积极融入省市联动科技创新一盘棋,聚焦亳州有什么、亳州能做什么,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抓主抓重,走出一条符合亳州实际的现代化产业转型之路。
一、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场景建设,赋能我市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智慧中药赋能中医药全产业链升级。在中药材种植阶段,兴禾农业建设中药材种植全过程5G物联网追溯项目,自动监测采集中药材生长信息,为科学制定生产措施提供决策支持。在中药饮片加工阶段,建设中药饮片生产信息化追溯系统,入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4年药品智慧监管典型案例”。在中药贸易阶段,亳药集团正在积极打造中药材产业电商交易平台,药通网建设中药材价格指数,汇集800多个品种、1600多个品规中药材数据,实现大宗品种全覆盖,年促成交易额超300亿元。招引山东言鼎控股集团、北京盈科瑞等企业,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药用植物胚性干细胞工厂等项目,超前布局未来健康医药。二是智慧酿酒实现智能化生产。古井集团建成全国首个“智酿云链全维度白酒酿造管控平台”,融合传统酿造工艺与智能化生产技术,打造酿酒“1+1”生产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古井5G全链接透明工厂新实践。2024年古井集团的“智酿云链全维度白酒酿造管控平台”成功入选安徽省通用人工智能应用标杆示范场景、获工信部“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二等奖。三是智慧农业实现智能化生态。累计建成省级智能化数字农业工厂12个、数字农业场景99个。“徽牛云”平台建设智慧牧场等六大功能模块,覆盖93万余头肉牛,推动“养殖数字化、数字资产化、资产金融化”。“徽牛云”大数据平台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4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
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加强人工智能产业系统谋划、精准布局,2025年制定出台《亳州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实施方案》,强化场景建设需求征集,组织场景能力对接。立足我市特色,利用人工智能赋能现代中医药、白酒及保健酒、绿色食品、文化旅游4大优势产业,推进现代物流、康养、政务3大增长极,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具身智能2大未来机遇,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我市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到2027年,全市人工智能在企业业务流程应用率以及公共服务行业渗透率大幅提升,创设公共服务和行业领域特色场景应用项目不少于20个,引育特色产业垂类模型不少于3个。建成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载体(产业园区)不少于1个。集聚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30家以上,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产业规模100亿元以上。
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强组织协调,进一步加强对我市“4+6+6”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组织领导,加强政策协同,增强政府引导作用,推动创新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提升产业整体科技创新水平。2024年,我局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全市全年通过认定165家,总量可达45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214家,增速居全省第2位。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和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规上制造业实现“两清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6.5%、全省第4位,全市科技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4.7%、居全省第1位,科技服务业营收增速18.6%、居全省第4位。
四、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统筹协调机制,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4+6+6”产业发展方向重点,聚焦产业凝炼技术需求,实施一批科技计划项目。2024年获批省科技计划项目10项、省财政支持1980万元。引导欣浩翔食品牵头获批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专项,获得省级资金支持1000万元,是建市以来支持资金最大的项目。立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市财政支持470万元;备案市重点研发(自筹经费)项目86项。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兑现资金2214万元。
五、完善科技创新要素支撑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招商,将科技招商纳入全市招商引资考核办法。探索科技招商新路径,首次在上海举办“亳聚资源 沪通共赢”2024年亳州市现代中医药科创项目路演对接洽谈会,11项科创产业化项目拟有合作意向。强化金融扶持,落实《亳州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持续开展科技担保融资体系建设,全市科技担保产品进一步丰富。亳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已完成二期注资,实缴资金达到1.05亿元,已投资项目4个、资金4800万元。科技担保产品合计办理89户,金额4.7亿元。33家企业列入科技部、人民银行批复的2024年科技创新再贷款名单。加强人才引育,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亳州市招才引智实施办法》、《亳州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细则》、《亳州市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暂行办法》等引才政策,巩固政策支撑。梳理浙江大学等沪苏浙20余家高校院所共计255名国家杰青名单,帮助亳州优开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从东南大学柔性引进一名国家杰青,实现亳州从长三角地区引进国家杰青零的突破。从高校科研院所引进5名教授赴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推荐22人参加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人才系列职称评审、认定工作。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培训,举办人工智能认知提升、企业发展战略、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发展等专题培训班。2024年共开展16期企业家培训,累计参训企业1700余人次。2025年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共7期,累计培训800余人次。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把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及省重大需求作为主攻方向,强化原始创新和产业创新,全面提高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和水平,推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构建亳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办复类别:B类
联系电话:5606905
2025年6月25日